高考听说考试题型解析
考察三个题型:模仿朗读、角色扮演(三问五答)、故事复述。
备考指引
PART ONE 选题:真题训练为主
PART TWO 各题型分析及建议
- 模仿朗读(准确性+完整性+流畅性)
文本长度 100-110 词左右,音频长度 60-70 秒之间。长难词 3 个以内。
注意词尾读音;长词读音(自然拼读法),忌乱读或含糊如额过去;注意停顿(节奏 / 意群)
- 角色扮演(注重语言准确性(语法结构&选词)+信息完整性)
录音文字 260-300 词之间。录像播放 1 遍 + 机答播放 2 遍。
1、三问:主要是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。准备时间有限,看题目时先快速观察是否出现 “什么、怎样 / 如何 / 多长 / 多少 /。。。。。。” 这些表特殊疑问的字眼,以快速确定问句类型。
2018-2022 年 23 套题 / 69 个问题详析 | |||||
考查 类型 | 数量 | 各类型占比(数量) | |||
特殊疑问句 | 53(76.8%) | 25/27 个 what | 13/15 个 how | 1 个 when,3 个 where,5 个 why;2 个 who;2 个 which | |
一般疑问句 | 16 | 助动词 do/does/did 提问 6/7 个 | Be 提问 4/5 个 | 情态动词提问 3 个,can/could | Had you done 1 个 Have you don 1 个 |
注意:有时 what 疑问句与 how 疑问句可以替换,有时 what 疑问句与 which 疑问句可以替换,有时 be 提问与助动词提问可以替换,只要句子表达合理完整皆可得分。利用S12寒假C Part
B资料。
- 五答:
- 答案来源注意 “2+3”定位原则。
- 常考点:时间地点数字;逻辑关系处;最高级序数词处;活动 / 讲座 / 论文课题 or 主题;复现信息;从句处
- 笔记要点:“动名形数”

- 速记
- 写法:首推简写(含缩写)& 简洁中文(长单词),特别熟悉的可以用数学符号 & 惯用符号也行。
- 内容:6W+N; 摘录法。
- 格式:分行分片段避免出现 “信息交叉” 且有利于推测五答的答案;关键词之间拉开间距便于补充信息。
4、易错点提醒:
- 三问:注意疑问词 / 提问词,时态语态主谓一致,词性,名词单复数
- 五答:注意人称;注意中心词,尤其当提问很长时,答案可能也比较长,需回答的中心词 / 要点可能有 2-3 个。
- 故事复述(内容完整性+语言得体性+情节流畅性+语音语调准确性)
文本 230-260 词,录音时间 2 分钟左右。基本没有超纲词。叙事 / 夹叙夹议为主。
- 复述建议:梗概&关键词+笔记+自身积累(语法语言基础 & 对类似故事逻辑的已有认知,准备阶段多点思考)
忌被自己所写下的笔记 “困住”,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能力去串词成句串句成文理通故事情节,注意衔接连贯以及故事的总体完整性(“有头有躯干有尾”)。
- 记笔记方法:速记法、主干法、关键词法、故事预测法(尤其基础弱的学生,如果录音部分能听懂和记到的信息有限,尽力根据已有信息串出合理的 “小故事”。争取多说一点,不留白。)
- 基础较薄弱学生:如果两遍听 + 记下来,发现很难 get 到整体故事,甚至后半段基本垮掉,可尝试 R1 纯听 + R2 听 & 记的方式,对比效果可以的话,可考虑此种做法。